重要事项
2025年9月入学的授课式硕士学位课程入学申请现已开放,请透过我们的线上系统提交申请。
除申请费用外,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无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 同时,各位申请人切勿在任何入学申请中向香港教育大学的任何职员、高级人员、雇员及/或任何参与香港教育 大学收生程序的人士提供任何利益, 否则可能触犯香港法例第 201 章《防止贿赂条例》下的严重刑事罪行,一经定罪可被判处监禁刑罚。
根据香港法例第 200 章《刑事罪行条例》,制作、提交或使用任何虚假文书 (包括伪造文书)均属严重刑事罪行。任何人触犯与伪造或虚假文书有关的罪行,一经循公诉程序定罪,可被判处监禁。大学会考虑相关证据, 向香港警方举报可疑个案。对于在入学前、入学期间及入学后制作、伪造或使用虚假文书作为入学及任何其他用途的人士,大学亦会保留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的权利。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从未与内地或香港的中介机构合作招生,亦不鼓励学生委托第三方代理处理其申请。申请人须直接通过教大的网上入学申请系统提交入学申请,并提供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有关申请的最新资讯, 我们会直接与申请人联络。请参阅香港教育大学的官方渠道,包括课程网站及入学申请系统,以了解所需资料并完成申请程序。
入围面试/测试的申请人将收到电子邮件通知。请于递交申请后,定期查阅您的注册电邮帐户,以便收到大学的最新消息或面试邀请。部分申请人可能会直接收到面试通知。未获面试邀请或未收到直接通知的申请人,如果招生名额未满,仍有可能被考虑。
本校维持其课程的教育质素及水准。本校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 资助,并作为九间具备自行评审资历资格的院校之一。受教资会资助的各大学提供所有课程的教学经验均受教资会辖下质素保证局之监管。 如个别人士欲于毕业后申请内地的学历认证,应直接联络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获得最新资讯及确认 (详情可参阅中国留学网)。有别于本校于香港颁授的学历,内地的学历认证程序为独立运作。为免生歧义,本校对于个别毕业生是否获得内地之学历认证或其他香港境外的专业 资格或牌照之学历认证等事宜并不提供保证。
如中英文版本资料信息不一致,又或于课程内容诠释上出现歧义,则以本校之最后决定作准。
我们已尽力确保本网站所提供之资讯的准确性。由于课程资讯可能因情况之转变而时有变动,大学保留在其认为合适及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修改本网站中任何资讯的权利。若因使用、误用或依据本网站提供的资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大学概不负上法律责任。
大学保留一切修订课程开办及其任何有关事项的权利,如有需要,可随时酌情调整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等)。在不限制大学修订课程和开办课程的广泛酌情权的前提下,考虑到教学人员编制、报读人数、实际具体安排、课程内容变动以及其他情况的转 变等因素,大学可能需要更改课程。已缴学费将不予退还。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从未与内地或香港的中介机构合作招生,亦不鼓励学生委托第三方代理处理其申请。申请人须直接通过教大的网上入学申请系统提交入学申请,并提供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有关申请的最新资讯, 我们会直接与申请人联络。请参阅香港教育大学的官方渠道,包括课程网站及入学申请系统,以了解所需资料并完成申请程序。
- 学生满足本校课程修业要求后,经过教务委员会批准便会获颁学位。本校不会为其学位于香港以外地区的认证评估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学生咨询相关当局以进一步了解当前的规例。
- 学生欲于毕业后申请内地的学历认证,应直接联络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留服中心」)以获得最新信息及确认,详情可参阅中国留学网:https://zwfw.cscse.edu.cn/cscse/lxfwzxwsfwdt2020/xlxwrz32/index.html)。
- 有别于本校于香港颁授的学历,内地的学历认证程序为独立运作。为免生歧义,本校对于个别毕业生是否获得内地之学历认证或其他香港境外的专业资格或牌照之学历认证等事宜并不提供保证。
- 留服中心会严格审查所有认证申请,包括考虑学生于修读期间在香港的居留时间。在评估毕业生的资格时,留服中心将全面审查申请人的出入境记录。
- 拟于毕业后申请内地学历认证的学生须注意,若于修读期间在香港居留时间过短,或未能符合留服中心要求,会对其学历认证带来不确定性及风险。
- 学生在制定个人计划时,如修读期间的住宿及跨境外游计划等,应当谨慎考虑上述事项,作出适当安排。
- 学生有责任了解并遵守大学有关授课式研究生课程的规定和指引。学生应参考研究生院网站以了解授课式研究生课程学务规则 (General Academic Regulations (for 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和守则(Code of Practice for 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留服中心 。
- 此中文告示为英文版本译本。如中、英文两个版本有任何抵触或不相符之处,应以英文版本为准。
2025年6月1日
课程

新兴科技赋能的未来人力文学硕士
全球新兴技术研究所 (*待成立)
2025 年 9 月入学(2025/2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A1M123 / C2M052*

数码管治法学硕士
国家安全与法律教育研究中心
2025 年 9 月入学(2025/2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A1M122

高级管理专业人员人工智能理学硕士
人工智能及数码能力教育中心
2025 年 9 月入学(2025/2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A1M120 / C2M049

全球高等教育文学硕士
高等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中心
2025 年 9 月入学(2025/2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A1M110 / C2M040

高级公共行政及领导硕士
应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来学院
2025 年 9 月入学(2025/26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A1M112 / C2M042*